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黨的二十大對繼續教育發展作出了哪些新部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是什么,如何開創高校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2022年12月30日,在2022(第二十一屆)中國遠程教育大會的平行論壇“高校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教育行政部門、高校繼續教育學院和行業企業的500余位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了廣泛研討。
高校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劉震主持論壇
從四個方面推動繼教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繼續教育處副處長董振華作主題報告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高等繼續教育處副處長董振華在主題報告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對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部署,在發展脈絡上體現守正創新,在發展理念上貫穿系統思維,在發展方式上彰顯中國特色,在內生動力上體現高質量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苯y籌協同創新的目的是優化教育類型定位,打破孤立狀態,實現1+1+1大于3的結果。
就如何推動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董振華指出:第一,準確識變,對標二十大精神完善總體設計;第二,質量為本,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第三,系統推進,在引領規范中持續深化綜合改革;第四,優化生態,加強研究和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第五,落實為要,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研究員李德芳作主題報告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研究員李德芳,就如何全力開創高校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談了他的思考。他說,要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人民群眾學習需求,推進繼續教育健康發展,在國家終身學習體系構建中,高校繼續教育仍要發揮骨干作用。而要成為骨干,就要繼續發揮優勢,總體思路是:基于學習者發展核心素養,重構課程體系。要適應智能時代的各種變化與挑戰,必須圍繞智能時代對人才的各種素養要求重新架構課程,將生活邏輯與學科邏輯有機統一;圍繞學習者發展核心素養,遴選教學材料。教材設計要復合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聚焦學習者發展核心素養,改進教學方式。要充分利用各種智能設備,創造更加適合每一個學習者所需的教育。
適度規模是高質量的特征之一
東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王杜春作主題分享
高質量繼續教育體系應有哪些特征?東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王杜春認為,高質量一定是適度規?;蛘呤切∫幠?,不會是廣種薄收模式,要按計劃招生、按能力招生,改變單純的網絡課程模式,增加線下環節、增加實踐學時,適當安排學生活動,增加學生的體驗感、獲得感、歸屬感。學歷繼續教育仍有很大的市場需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高水平大學不放棄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培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高校應根據區域、行業特點辦高水平、有特色的培訓。
四川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原院長冉蜀陽作主題分享
四川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原院長冉蜀陽表示,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發揮市場機制,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人的全面發展,而不能等計劃等培訓。二是要依托學校優勢,與學校定位一致。高校繼續教育是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滿足高等教育的規范管理和質量要求。三是要依法依規,規范辦學。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劉震作主題分享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劉震表示,要實現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必須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有效提升繼續教育的教學品質和育人質量;還要進一步強化協同創新,促進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協同發展。同時,必須緊緊抓住教育數字化這個“牛鼻子”,推動數字化與實體化教育深度融合,建設數字化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和智能化高質量發展支撐保障體系,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貢獻力量。
以數字化引領未來發展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育發展中心黨委書記馬國剛作主題分享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育發展中心黨委書記馬國剛,介紹了該校以數字化引領繼續教育發展的經驗。中石油(華東)堅持“少而優小而精”的學歷繼續教育定位,構建基于“智慧平臺+數字資源+線下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了全方位導學、全過程促學、全天候助學、全流程評價。該校構建了智慧化學習支持服務模式,可提供信息咨詢、信息服務、學習導航、學費繳納、教材配送、信息流轉、業務溝通、數據監控等全方位支持服務。在非學歷教育方面積極創新,打造行業繼續教育基地,開展繼續教育人才培養工程。在服務模式上,堅持線下培訓與在線培訓協調發展。此外,學校還持續完善繼續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營造出“全業務鏈覆蓋、全流程貫穿、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氛圍。
民生教育集團董事會主席助理談華芳作主題分享
數字科技的創新應用是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民生教育集團董事會主席助理談華芳介紹,基于學生畫像構建智能服務體系,可解決學習進度、學習意愿、學習能力差異問題,賦能服務質量提升?;谥悄苣P蜆嫿ㄖ腔劭荚嚻脚_,可解決網絡考試分散、考試異地的問題,促進考試質量提升?;谛录夹g打造智慧教學平臺,可解決規?;c個性化沖突的問題,推動教學質量提升。
(來源:“中國遠程教育雜志社”微信公眾號 2023年1月3日,文/《在線學習》主筆 劉增輝)